小蛮牛获悉2013年的中国网络游戏界,端游渐现迟暮,页游、手游高速发展,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年的A场,网游概念成为最大的赢家。网游产业在强劲的资本冲力下迅速爆发。一个个高溢价并购方案的出现,造就了数十个技术背景出身的新晋亿万富豪。

  200亿游戏产业江湖

  小蛮牛看来游戏领域的收购风生水起,从手游到页游,从研发到平台,只要和游戏沾边,便会受到市场的极大追捧。

  这个规模达数百亿的行业,正在吸引越来越多资本的注意。据易观智库统计,2013年第3季度,中国端游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41.64亿,而页游、手游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规模分别约为50亿和15亿,整个游戏产业规模已超过200亿元。

  可以说,端游目前仍在游戏市场占据绝对的地位。但从发展速度来看,目前,页游每季度环比保持在10%—20%的增长速度,手游更是达到50%的增长速度,游戏市场格局还在不断发生变化。

  网络游戏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网游在国内已经形成一条巨大的产业链,每天数以万计的游戏被研发团队制作出来,但最后只有其中一半能够与玩家见面,而这些游戏中的九成会由于吸引不了玩家而迅速消失。

  小蛮牛认为,这丝毫没有打消开发者的信心,每天都有新团队诞生。按照顽石互动CEO吴刚的说法是,“从年初到现在的半年时间,手游公司的数量涨了5倍。”而这些公司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只需要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推出一款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

  其实,手游远在端游、页游之后才出现。端游是指玩家需要将游戏的客户端下载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中,并通过客户端入口进入游戏的一种网络游戏,最早在2002年进入国内。据易观智库数据,2013年第3季度中国端游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41.64亿元,环比仅增长5.3%。不过,由于发展较早,端游目前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了页游和手游,在整个游戏市场中占据绝对的地位。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端游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巨头垄断时期,新的竞争者很难进入。所以本轮游戏并购热潮并没有波及到端游领域。

  国内一名刚刚收购页游厂商的上市公司高管称:“页游已经度过了春秋时期,现在进入战国时代,增长比较缓慢,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机会还在。现在不能通过跑马圈地搞扩张了,而要深耕市场,逐步积累优势。

  手游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智能移动终端,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手游市场开动高速增长引擎,2013年第1季度中国移动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11.44亿元,环比增长53.17%。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手游的发展还是刚刚开始,以微信圈游戏为例,微信积累了5亿的用户,现在开发的玩家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未来的上升空间极其巨大,现在这个高速的增长态势还会继续保持下去,超过当初端游、页游的速度。“某从事游戏并购券商人士也对手游市场充满信心。但同样也有人并不好,易观智库游戏领域分析师顾浩则断言,”明年年初开始,手游第一波热潮就会退去,泡沫基本都会破裂“。

  顾浩认为,手游企业,包括那些已经被卖掉的,都是靠单一产品撑起公司的营收,所以可持续盈利能力不能保证。而一款游戏生命周期最多只有6个月到一年,一年之后,如果没有新的产品去接棒营收重任的话,收入就很难保证。

  暴利手游背后的猫腻

  目前手游在国内还属新兴市场,一些厂商业绩爆发式地增长时有发生,因此有人断言这里面存在巨大的机会。

  ”手游现在还处于揭竿而起的时期,十几个人,一百万的投资有时就可能推出一个游戏,估值就能达几个亿。“上述上市公司高管便抱有这样的想法,在收购页游公司之前就将一个手游公司招致麾下。

  不过易观智库的游戏领域分析师顾浩则持不同的看法:”现在手游研发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了,说研发要求低是一年前、甚至是一年半以前的事了,页游、端游的一些大型厂商已经慢慢进入手游研发领域了,这个要求已经很高了。“

  顾浩称,因为研发能力不足而去山寨出现在手游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目前这个还算是新兴市场,人口红利包括户还是比较多,通过抄袭也赚能钱。但是如果现在要开始研发的话,研发周期要三四个月,到明年日子可能就不那么好过了,单纯靠抄袭成功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要有自己的创新。另外,一款手游的收益也由于盈利模式的单一在逐步下降。

  小蛮牛整理下目前一款手游的发行主要在运营平台上采取联运的模式,联运模式的分成比例一般为3∶7或者4∶6。如果流水收入100,扣除渠道费用10%,外加3%的税点,然后再按照3∶7或者4∶6分,开发者拿3或4。

  但是,渠道费用的分成比例存在逐年提高的情况,两年间,费用增长了5倍以上,一些大的游戏公司和渠道联运时还算公平,分成比例为5:5,并且双方互签协议保证用户导入量和留存率,而对中小开发商而言,分成比例多在3:7甚至2:8,并且不做任何保证。

  ”对手游来说,研发、渠道五五开是底线,理论上研发分的越多,越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参照APP市场平台3研发7的分成比例。“易观智库分析师顾浩告诉记者。

  顾浩将这种现象的原因归咎于市场的恶性竞争,”现在市场上研发的公司越来越多,但是渠道就那么几个,现在渠道为王主要原因就是研发商太多了说白了就是游戏太多了,而且同质化现象太严重自己没竞争力,就只能报渠道大腿了。“

  这种现象同时也影响了市场的创新,比如说一个公司开发出一款游戏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山寨公司只要挖走主程序就可以简单复制,短时间就能将产品做出来。山寨公司除了抄袭之外,还会用更低的分成比例来与渠道谈判,又进一步将正常的分成比例拉低。

  另外据一位游戏渠道人士透露,目前手业的刷榜现象非常严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榜单都被一些刷榜公司占据。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公司产品的流水,最后能卖个好价钱,而这和A场热炒手游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让手游公司的估值更加雾里看花。“

  所有人都想卖高价

  游族信息的借壳上市,犹如烈火烹油,将A股的网游热推向新的。看遍今年数家游戏企业的兼并重组:中青宝、星辉车模、神州泰岳、天舟文化、顺荣股份、掌趣科技,人们似乎对游戏并购的热潮,从惊讶到习以为常。而这次,梅花伞的重大重组方案,再一次震撼人们的神经。

  小蛮牛曾发不过相关文章,10月23日,梅花伞发布公告,公司拟剥离全部资产及负债,并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据重组方案显示,游族信息净资产为1.14亿元,全部股权评估价值为38.67亿元,再一次刷新游戏重组的收购记录。

  触控科技CEO陈昊芝曾经表示,前20名的手游厂商或被并购或成为各路资本的目标,手业正在开展一场疯狂的“竞购赛”。然而,他只说对了一半。

  “现在是第二梯队做资产兼并重组了,规模最大的数家手游公司早已被收购,如畅游、多玩”,上海一名券商人士解释。

  小蛮牛分析,这股游戏并购热,在去年下半年已见苗头,“资本市场在去年开始逐渐关注手业”。

  香港一名风投告诉小蛮牛,“我关注这个行业,主要是因为前期投入较少,但后续爆发力巨大,这一点非常诱人”。

  据悉,微信上的酷跑游戏,一个月就有过亿营收,这样吓人的业绩当然会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一名做网游的总监,在一个投融资对接会上着急地向风投人士介绍项目。其告诉记者,做互联网很烧钱,研发团队二十多人,每个人工资都很高。这样的游戏团队,如今并不少见,他们有很好的点子,但缺足够的资金。

  “手游相对端游而言,门槛较低,比较容易融资”,深圳的一名风投表示,“但是端游团队看到融资较难,也转型做手游。当手游团队数量增多,创造优质产品的机会在增加,被PE/VC看中的可能性也在提高。当一方希望看到好产品,另一方希望有融资,两者便达成了合作关系。”

  然而,这只是跻身入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却未能解释“狂热”。

  “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出现较有影响力的案例,这些重组资产被给予高估值,确实会对市场比较强的冲击”,前述上海人士表示,“高估值的关键在于,游戏企业的老板能给予比较高的业绩承诺。”

  根据梅花伞业发布的游族网络合并盈利预测审核报告,游族信息承诺,在2013年-2016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86亿元、3.87亿元、4.51亿元和5.22亿元。

  “手游与页游端游不同,后者的成功可以追溯以前团队的经验。手游的每次游戏产品是完全独立,以前的成功不能作为其现在研发项目的评判标准。手游最大的特点在于渠道的力量,但游戏的团队价值被渠道削弱”,前述深圳风投人士分析。

  “平台较手游而言,更有价值。平台容易搭建,但需要有独创性,要把商家吸引过来”,香港风投人士解释。

  尝到资本甜头的游戏产业,后来者开始疯狂追上。一些规模大一些的游戏公司开始动用各种资源,试图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壳。规模小的游戏公司则迫切希望被并购。

  在上海某大型券商并购部负责人的办公桌面上,放着一堆游戏公司老总的名片。“现在许多小的游戏公司都在卖,拼命地卖,都想趁着这个热点卖个高价。”小蛮牛整理
手游, 端游, 游族 , 话题 锐亚教育

锐亚教育,游戏新闻,游戏行情,游戏投资,游戏发行,游戏开发,游戏论坛,游戏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