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手游渠道一直被行业媒体和手游厂商们称之为“大爷”,认为渠道强势,厂商都是苦逼主,要求着大爷,不然就不给好脸。甚至有厂商写文章来吐槽自己的苦,不被渠道待见,一肚子苦水,各种述说渠道对其不公平待遇,小编看后不免“呵呵”。另外问一句:你真的够努力了吗?

  现在渠道一般对于一款新游戏,都会做内部评级,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评测流程和评分规则。这个评测存在不同也是情理之中,毕竟渠道不同,渠道评测人员不同,针对一款游戏关注点也不同,如何能够保证有相同的评测流程和评分规则呢。厂商如果吐槽渠道评级不同,导致渠道匹配资源不同,间接影响着一些测试数据。影响自己对游戏的判断,以及不知道以何渠道数据为准,不知道哪个渠道为主战场。如果厂商这样吐槽渠道的话,或许你真的是一个刚刚创业做手游的CP,或者是从端游转过来的,真心是不了解手游的情况。手游渠道众多,且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则,这个时候厂商如果想要脱颖而出,难道不应该首先学着去适应吗?吐槽有用吗?渠道测试数据存在差异,这个本身就是存在的,这个和渠道的用户属性相关的,和渠道给多少资源没有必然的关系。除非一个渠道几乎没有导入用户,数据不足以作为参考除外。

  有些手游厂商或许认为渠道都是大爷,都很牛X,觉得渠道对他们不公平,凭什么一个没有上线的产品就做评测定级,凭啥决定自己的运营。真的没有像某为厂商写的那样“不过人家渠道会冷冷的回应你,我们有用户哇,有本事别找我”。我相信渠道的商务们,没有那么低级,会去这样和一个厂商说话,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搞不好你的下一款产品很,这个时候渠道还混不混了,所以关系还是要维护的,不能破。或许也只有某数字公司的手游平台会相对强势,对非重点厂商摆谱,相信其他的渠道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除非商务不专业)

  主流渠道就这么几家,渠道可用资源也很有限,很多厂商埋怨渠道没有给足资源,导入用户不够,测试不出数据,没法作为修改和优化游戏的依据。认为所有游戏都是通过B-A-S的多度,所有应该也给他们机会去走这样的过度。但是你是否想过,渠道也是要吃饭的,渠道没有尽力去陪你做一轮一轮的测试,一轮一轮的修改。资源肯定是要给能够给渠道带来收益的游戏,或者给一些能够吸引用户的游戏。据笔者了解,一般被评级好不错的游戏,渠道都会在上线之初给一些资源,去看游戏数据,如果数据好,会慢慢增加匹配资源,如果数据表现差,就有可能减少支持。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逻辑。所以各位厂商朋友们,在你埋怨渠道不给支持的时候,是否考虑过你的游戏到底如何,一个扒皮,山寨别人的,连制作人都不相信这游戏能够火的游戏,你还想奢求渠道给你导多少用户呢?渠道不是救世主,不是来救济你们这些创业的厂商们。他们也有一群苦逼的编辑和运营人员需要吃饭。要知道,很多小渠道的用户成本很高,为了获取新用户,投入很多成本进去,如果这个时候再把用户导入一个不能赚钱的游戏里面,渠道还怎么生存呢。目前很多小渠道也只能维持在收入勉强能够养活团队的状态。

  不多吐槽了,在手游圈混的,大家都不容易,不要觉得谁牛X,谁苦逼了。没有干爹的渠道也和创业手游厂商一样都很苦逼,所以这个时候相互体谅才是最重要的。这里小编给创业的厂商们一些建议,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个时候才去要求渠道给你资源。正所谓只有足够努力,才能够成功。


手游 , 话题 锐亚教育

锐亚教育,游戏新闻,游戏行情,游戏投资,游戏发行,游戏开发,游戏论坛,游戏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