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有关网络游戏与未成年的争议似乎总会出现一次。

前几天,在距离上海一水之隔的南通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位初一的学生在8月30日凌晨坠楼身亡。这原本是一件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悲剧性事件。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对于这个悲剧,孩子的家长第一时间就将原因归结到了一款游戏上。

按照相关媒体的报道孩子的母亲认为,“儿子没有的理由,他的死和“吃鸡”有直接关系。有可能是在游戏结束后仍沉浸在游戏中,于是便尝试跳楼,看看是不是像游戏里所说的,跳下去还能活过来。”为此,孩子的父母还要起诉游戏公司。

而这位母亲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在于,南通警方的调查显示,孩子是8月30号凌晨0点47分坠楼,29日的23点40分之前在ipad上打“吃鸡”游戏。

而实际上,到底这个孩子是如何坠楼的,是意外,还是主观因素,目前警方还没有给出任何的调查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直接将责任完全推脱给一款游戏我认为是有失偏颇了,即便是主观的,在看了媒体报道的全文之后,我也挺为这款游戏可怜的,又要为父母自己的不负责背上一口大锅,因为这位母亲所说的“没有的理由”或许是把孩子看的太简单了。

1

在谈这件事情之前,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①今年7月份,在武汉市,一位小偷在瓶车的过程当中,不幸触电身亡。在事件发生后,小偷的家属起诉电瓶车主,索要20万元的赔偿。

②去年三月,一位12岁的少年将一部已经上锁的共享单车打开,驾驶这部自行车在道路上逆行行驶,最后与机动车相撞,不幸身亡。此后该少年的父母起诉了共享单车公司,要求赔偿878万元。

无论是事件①还是事件②我们都很能理解作为亲属失去家人的悲痛,但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事件①当中的家属认为,事故是因为电瓶车主私拉电线,引发了这起事故,如果他的设备完整,死者就不会因此丧命。

事件②中的父母认为,事故是因为共享单车的锁太容易打开,如果锁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开,那么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

但他们似乎都忘记了一点,无论是瓶车,还是私自打开共享单车的锁,这本身就是违法的。电瓶车主的主观意愿是因为小区老化,没有充电桩,只能用电线充电,他不是为了给小偷来偷窃的;共享单车的锁没有那么复杂,是为了方便服务那些需要使用的人,它不是为了让青少年私自打开,更不是让他去逆行的。

然而,这些事实的面前,很多人总是不会去想这些,只会去想方设法的寻找他人的错误,从来不去想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才是主要的过错方。

而这样的案例,在社会上数不胜数。

2

此次的这位南通青少年的悲剧事件,我们不知道警方的调查结果会如何显示,但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位孩子的父母和上面案例当中又有什么两样呢?

在警方还没有发布调查结果前,在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导向的情况下,孩子的父母直接将结果指向一款游戏,这是很可笑的。(要知道从游戏结束到坠楼,这当中有足足1个小时的时间。)

因为我们也可以不负责任的推测别的结果,比如马上就要开学了是不是孩子畏惧学习压力,亦或者是暑期作业没有做完等等,那么父母是不是也可以去起诉教育机构?

即便是按照这个父母所说是受到游戏的影响,而之前因为孩子玩游戏没收了孩子的一切电子设备,但是这个暑假一直在南非的姑姑家里玩游戏,而坠楼的地点是在舅舅家,是在舅舅家玩游戏。

那么这个孩子的父母是不是也应该连带姑姑和舅舅一起给告上法院?因为是他们提供了你孩子的设备。甚至还可以起诉苹果,起诉高通,再往前追溯还能起诉住宅的开发商等等。

南通少年坠楼事件:别总让游戏背锅,请先正视你自己

133922druwbr8tpzibm82f.jpg(图为网络流传关于该事件的段子)
这当中的逻辑不是一样的吗?而如果这款游戏不出现,是不是电视、电影、小说、动漫等等一切都可能会影响这个孩子?在武侠小说当中的各种飞檐走壁,是不是也会导致你的孩子去进行相关的尝试?

从他人身上找原因总是容易的,我们可以找到100种原因,但是真正的本质是什么呢?

在媒体的报道当中,有这样一个背景不能忽略,父母在南非做生意,长期在国外,家境优越,但本质上这位少年属于留守儿童。

这才是本质上的原因,在一个长期缺少父母关怀和陪伴的环境之下成长,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如心理学当中“墨菲定律”所提到的一样,“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3

这几年,伴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青少年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又一次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

同样是在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显示,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而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

的确,近视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我们也从不否认电子屏幕可能是造成孩子近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是如果将所有的一切导向游戏导致了青少年的近视,这是不合理的。有专家表示,除了电子屏幕造成的原因之外,中国孩子学习当中的强度和压力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团队通过综合文献研究显示,每天额外增加76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降低50%的近视发生风险。

而我们自问一下,在一些所谓的教育大省,有多少学校的体育课变成了语数外三门课,多少学校是保证双休日的,多少孩子在双休日还要背负沉重的补课负担。

学习的因素之外,家庭教育有没有跟上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在日本,家长一方面在严格限制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的同时,也非常注意纠正孩子的坐姿,很多家里都有专门的学习桌,并且时刻提醒孩子中国的家长有多少认识了这一点?

而在日本学校内,会教导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很多学校的学生座椅可以调整高度,以保证学生保持眼睛和书本间的距离。

日本电视里播放的儿童节目,在开始的时候也会告诫孩子们要保持房间的亮度,不能近距离观看。

4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永远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是整个社会都需要为之努力的。

回到游戏这个话题上,文化部曾提出,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保护,是需要“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家长参与、监督”的综合保护体系。

我们看到,政府的监管在日益的跟上,从游戏内容的审核,到鼓励精品化的态度,再到对游戏逐渐开始正视的态度,比如官方媒体如人民日报等对此次中国电竞在亚运会上的报道。(不要跟我杠此次播放的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行业的自律也在逐渐的加强,防沉迷系统,未成年人保护平台,未成年人消费提醒等等,乃至不计较功力的与教育等结合的一些寓教于乐的创新。

家长的参与伴随着80、90后这一代成为父母,其实也在逐渐的正式这个问题,开始正确的看待游戏,正确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利用游戏。

的监督也在进步,我们看到这两年视游戏为“洪水猛兽”的越来越少(当然也有一些故意放大某些个例),整个社会在明显的进步。

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却依旧在不停的发生类似的事件,你只能感到无奈和悲哀。因为即便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却依旧有人相信可以长生不死,相信游戏是致死的主因。

我们当然期待着有一天关于游戏的偏见能够完全的消失,在发生一些不幸的事情的时候能够理性的看待,但是这一天会不会到来我不知道,而在到来之前,我只希望我们可以尽可能的保持理性的态度,尽可能的去给予游戏这个文化产业一些支持。

给他人定罪、、抨击永远是容易的,但在这之后呢?我们是不是接下来又要电视节目,篮球、足球,还在能够接触的一切?

谁也不希望悲剧的发生,我们要做的是阻止下一场悲剧,而如果不能正视真正的问题的所在,只知道一味的推卸责任,那么下一场悲剧换一个主角依旧会到来。

via:“游戏观察”(ID:gamewower)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锐亚教育

锐亚教育,网络游戏,网游,新游,游戏,新闻,国内,全球,评论,资讯,专题,图片,焦点,排行,免费,私服,魔兽,传奇,西游,泡泡堂,冒险岛,征途,劲舞团,劲乐团,公会,外挂,17173,玩家,测试,内测,封测,公测,试玩,调查,flash